六安市文化馆征集民间民俗文化老物件启事
六安新闻网讯每座城都有独一无二的安市文化记忆,这是文化物件永远也无法割舍的乡愁。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和周边乡村的馆征人,会珍藏着成长中带着故事的集民间民老物件,老照片。俗文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化老故事,每一张照片都珍藏着一个难忘的启事回忆。你与六安有什么样的安市故事?在即将建成的六安市文化馆里,我们拟通过设置民俗文化展示区域,文化物件让她成为一个“故事汇”,馆征向每一位到访者讲述我与六安、集民间民我与过去的俗文生动故事。
一、化老项目简介
六安市文化馆建成后将拓展服务功能,启事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安市现市文广新局拟通过向社会征集民间民俗文化老物件、老照片的办法,丰富展示体验效果,使该馆今后成为对外展示六安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。
二、征集内容
(一)老物件
1、反映六安的历史沿革、重要活动、重大工程、风土人情的老物件。例如:老报纸、老影像资料、老音频资料、书籍、日记本、证照、牌匾等。
2、反映六安民俗风情、民间艺术、民间工艺、农耕文化、生活变迁的老物件。例如:演出道具、乐器、戏服、艺术品、工艺品、劳动及生活用品、普通百姓常用服饰等。
3、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后,与六安文化事业有关的老物件(包括革命战争年代)。例如:书籍、通告、文件、奖状、证书、新闻报道等。
4、围绕家国情怀、家教家风、爱情友情等内容,反映六安人的精神传承和情感故事的老书信。
5、六安民间中婚俗、祝寿等礼仪的老物件,例如:装饰品、礼仪用品等。
6、各种民间节庆和儿童、少年游戏玩乐活动等各种民间游艺旧时物品,例如:拉花、毽子、铁环、陀螺、沙包、弹弓等。
7、有关六安民俗文化的遗闻轶事的老物件。例如:碑、志、牌匾、建筑构件、古籍善本、信札及文史资料等。
8、知名人物、劳动模范、体育健将的用品用具等。
9、与百姓文化生活有关的老物件。例如:唱片机、录音机、录像机、唱盘、磁带等。
10、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其它老物件。
(二)老照片
1、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后,与六安文化事业有关的老照片(包括革命战争年代)。
2、反映六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重要事件、重要会议、重要活动、重大工程建设的照片。
3、在六安出生或生活、工作过的知名人物、老艺术家、作家、劳动模范、体育健将等人的工作或者生活照片。
4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六安纪实性老照片,包括工业生产、民俗风情、民间工艺,不同时期旧街貌、旧民居、老字号商店、旧厂房、旧车间、旧生产场面的照片。
5、个人家庭照、结婚照、满月照、生活照、工作照、单位照、活动照、集体照、风景照等老照片(可以是新旧对比照片);反映各个行业、各个领域不同时期历史风貌的各类照片。
6、其它有收藏价值的老照片。
三、征集要求
1、应征老物件、老照片要求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或代表性,并能讲述其背后的故事,从中反映出六安的风雨历程、辉煌成就以及六安人民的精神风貌。
2、按照“真实性、可靠性、准确性”的原则,老照片要求影像基本清晰,内容真实无涂改;老物件要求外形基本完整,非仿制品。
3、老物件可先用相机拍电子版图片(须提供正侧光图片各一张,采用JPG格式,文字翻拍须字迹清晰),老照片可用相机翻拍成电子版(采用JPG格式)。报送者须在提交电子版图片时详细注明姓名、联系电话、通讯地址等必要的个人身份信息。须附上适当文字说明(故事性较强的不少于200字),简要介绍老物件或老照片的年代、来历以及其背后的故事。电子版发送至邮箱lawycys@163.com。应征物品经专家评审入选后,办理正式移交手续。
四、征集时间
长期接受物品应征,定期更新。首批入展物品2018年10月31日前选定,作为文化馆开馆展览内容。
五、征集方式
1、捐赠:收藏单位或个人自愿捐赠展品的,符合收藏标准,文化馆将颁发捐赠证书,并在展出时予以署名。
2、托管:经双方友好协商,在不改变老物件所有权的基础上,对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老物件藏品进行有期限的托管展示。
3、市文广新局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所征集物品的登记、拍照、入库、展出等管理工作,充分运用征集物品,创新征集物品的表达方式,讲好六安故事,充分展现六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。
六、注意事项
1、报送人应保证报送的老物件、老照片确无权属纠纷,无侵犯他人肖像权、著作权、名誉权等行为。若发生经济纠纷等类似情况,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2、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。
建设六安市文化馆是六安市民生工作的一件大好事,开展为六安文化馆征集老物件活动,需要社会各界朋友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,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积极参与、支持和无私的义举!
征集单位: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(体育局、版权局)
办公地址:六安市皖西博物馆西二楼
联系人:黄夏竹
联系电话:0564-3370293 18063037077
(责任编辑:{typename type="name"/})